- 企業(yè)
- 供應(yīng)
- 求購
- 資訊
發(fā)布時間:2020-12-09
推薦學校:中國科學院金屬研究所 | 合作方式: |
聯(lián)系人:楊院生,羅天驕,李應(yīng)舉,馮小輝,黃秋燕,王晶,朱紹珍 | 所處階段: |
項目內(nèi)容:
成果完成人:楊院生 羅天驕 李應(yīng)舉 馮小輝 黃秋燕 王晶 朱紹珍
第一完成單位:中國科學院金屬研究所
成果簡介:
目前,商用鎂合金多為三元或四元合金,合金的強度和韌性普遍偏低,無法滿足汽車、軌道交通、航空航天等領(lǐng)域承力部件的需求。造成強韌性偏低的主要原因是合金的析出強化能力較弱。針對這一問題,本成果提出了多元微合金化納米析出相強化高強韌鎂合金制備的思路,通過析出高密度的納米析出相,達到提高合金強度和韌性的目的,形成了鎂合金強韌化技術(shù)成果―多元微合金化納米強化高強韌鎂合金制備技術(shù)。本成果為國內(nèi)外首次提出的鎂合金強化設(shè)計方法和創(chuàng)新技術(shù),利用該成果技術(shù),開發(fā)了多種具有國際先進水平的高強鎂合金,取得多項專利,形成了合金牌號,進入國家和國際標準,其中鑄造鎂合金的抗拉強度達到300MPa以上,延伸率15%以上,變形鎂合金的抗拉強度達到400MPa以上,延伸率20%以上,綜合性能與6xxx系鋁合金相當,居國際領(lǐng)先水平。由于合金成分中不含昂貴的稀土元素,因此具有高性能和低成本的特點,適合鎂合金的商業(yè)化推廣。本成果的部分新型高性能鎂合金已在汽車殼體零部件、共享單車輪轂、汽車輪轂上進行了工程化應(yīng)用。本成果來源于科技部國家科技支撐計劃項目課題“抗疲勞鑄造鎂合金及其生產(chǎn)技術(shù)”(編號2011BAE22B01-1,2011.1-2013.12)、國際科技合作計劃項目“鎂合金的疲勞和耐久性研究”(編號2007DFB50150,2007.1-2009.12)。
成果類別:應(yīng)用技術(shù)
成果水平:國際領(lǐng)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