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企業(yè)
- 供應
- 求購
- 資訊
部分銀行的表外理財業(yè)務當下增長很快,中國人民銀行有關負責人日前表示,人民銀行將于2017年一季度評估時把表外理財納入廣義信貸范圍,以合理引導金融機構加強對表外業(yè)務風險的管理。具體為表外理財資產扣除現金和存款等之后納入廣義信貸范圍,納入后廣義信貸指標仍主要以余額同比增速考核。
需要注意的是,該負責人指出,今年底若金融機構表外理財業(yè)務沖時點,會大幅拉高明年一季度乃至二、三季度廣義信貸余額和同比增速,直接對明年前三季度MPA評估結果造成負面影響。如果有銀行因為MPA而沖時點,可能是由于對上述同比考核的機制理解還不夠準確。避免沖時點行為,保持廣義信貸平穩(wěn)適度增長,才符合宏觀審慎評估的要求。
對于央行將表外理財納入廣義信貸范圍的考慮。上述負責人表示,MPA實施近一年來成效較好,廣義信貸增長較為平穩(wěn)有序,資本約束資產擴張理念進一步貫徹體現,金融機構經營總體穩(wěn)健。同時,人民銀行也一直在根據形勢發(fā)展變化和實施情況對MPA進行完善。
該負責人強調,當前未納入MPA的表外理財業(yè)務增長較快,部分銀行的業(yè)務還潛藏著一些風險。一是表外理財底層資產的投向主要包括類信貸、債券等資產,與表內廣義信貸無太大差異,同樣發(fā)揮著信用擴張作用,如果增長過快會積累宏觀風險,不利于“去杠桿”要求的體現與落實。二是目前表外理財雖名為“表外”,但資金來源一定程度上存在剛性兌付,出現風險時銀行往往不得不表內化解決,未真正實現風險隔離。因此,為了更加全面準確地衡量風險,引導金融機構更為審慎經營,需要加強對表外理財業(yè)務的宏觀審慎評估。
評論區(q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