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企業(yè)
- 供應
- 求購
- 資訊
市全面振興新突破三年行動指揮部辦公室:
11月份以來,營口市自然資源局全力推進了三年行動所承擔各項工作開展,并取得了預期成效,現將有關情況報告如下:
一、始終牢記“國之大者”,堅決守護耕地紅線
(一)新增農村亂占耕地建房專項整治進展情況
2020年7月以來,我市累計發(fā)現新增亂占耕地建房問題72個。截至目前,已處置到位54個(其中已申請銷號36個,正在組織申請銷號18個),整改完成率為75%。
在推動工作期間,時任黨組成員、副局長孫家祥采取定期調度、會議部署、下沉督導等多種方式督促工作落實。年初以來,在月調度基礎上組織召開了全市專題會議5次,下沉一線督導5次,同時,以市專項辦名義下發(fā)了通報4次,對工作開展起到了積極推進作用。
(二)土地衛(wèi)片執(zhí)法整改工作取得突破性成效
自然資源部下發(fā)我市2023年度土地衛(wèi)片執(zhí)法圖斑共計3325個,占用耕地總面積6477.75畝。通過核查,全市共認定違法圖斑 196 個,違法占用耕地總面積 633.30畝,違法比例為35.65%。違法面積和違法比例均大幅高于省規(guī)定的市級政府問責紅線指標(違法面積達到500畝、違法比例達到10%,市政府將被問責),并遠高于創(chuàng)建全國文明城市違法占用耕地比例5%的剛性指標。通過持續(xù)努力,我市2023年度衛(wèi)片執(zhí)法檢查整改工作取得預期成效,超額完成了既定目標。截至目前,全市共整改到位違法圖斑158個,整改到位違法面積591.59畝。整改后,全市違法占用耕地總面積已由整改前的633.30畝降至40.41 畝,全市違法比例已由整改前的35.65%降至2.76%。通過整改,消除了市、縣(市)區(qū)政府被問責的風險,將違法比例降至創(chuàng)城考核≦5%的剛性指標以內。
在推動工作期間,時任黨組成員、副局長孫家祥采取定期調度、會議部署、下沉督導等多種方式督促工作落實。年初以來,在月調度基礎上組織召開了全市專題會議4次,下沉一線督導5次,同時,以市專項辦名義下發(fā)了通報3次,對工作開展起到了積極推進作用。
二、不斷擴大有效投資,全力提供要素支撐
(一)深入實施納入省15項重大工程若干重點項目(黨組成員、副局長張偉)
市自然資源局派出專班下沉一線,督導各相關縣(市)區(qū)自然資源部門加快項目實施進程,確保如期開工建設。全力推進營口市2024年度歷史遺留廢棄礦山治理恢復項目實施。1月,根據《營口市廢棄礦山復綠新突破三年行動計劃》時序安排,并結合2023年廢棄礦山完成情況,組織編制了《營口市2024年廢棄礦山復綠工作實施方案》及臺賬。2024年,我市計劃完成廢棄礦山復綠治理任務面積14783畝。4月18日,市自然資源局開展“廢棄礦山復綠”義務植樹主題黨日活動,共栽植油松、云杉300余株,助力完成廢棄礦山復綠治理任務。截至目前,全市已完成廢棄礦山治理面積12166.41畝,完成年度任務比例為82.3%;完成復綠面積2110畝,完成年度任務比例達128.5%;完成植樹38.91萬株,完成年度任務比例達180%。復綠面積和植樹株數兩項年度任務指標均已提前超額完成。
在推動工作期間,局黨組成員、副局長張偉組織召開全市廢棄礦山復綠工作督導協(xié)調會議2次,安排部署各縣(市)區(qū)年度廢棄礦山復綠治理任務,督導調度項目推進工作,并多次到大石橋市、蓋州市廢棄礦山恢復治理項目施工現場,協(xié)調解決項目中遇到的難點問題。同時,以領導小組辦公室的名義及時向市政府匯報了全市廢棄礦山復綠工作進展情況。
(二)積極推進央地合作項目實施
推進了央地合作趙平房鐵礦項目實施。該項目于今年全面開工建設,作為該項目的核心組成部分,其辦公區(qū)及產品加工區(qū)規(guī)劃占地面積共計12.9公頃,需辦理用地手續(xù)。由于工業(yè)廠區(qū)的選址區(qū)域不符合規(guī)劃,導致無法實施征地,從而成為制約項目開工建設的瓶頸問題。為此,市自然資源局多措并舉、攻堅推動,最終成功為企業(yè)解決了該問題。經過多輪修改和完善,趙平房鐵礦項目納入城鎮(zhèn)開發(fā)邊界的局部優(yōu)化成果于今年2月20日順利通過自然資源部審查,并入庫啟用。至此,在遼寧省尚未出臺城鎮(zhèn)開發(fā)邊界管理細則前提下,我市成為全省首個完成局部優(yōu)化成果審批的市,制約趙平房鐵礦項目用地的瓶頸問題及時得到破解,為企業(yè)如期開工建設提供了有力支撐。6月25日,趙平房鐵礦項目正式獲得了省政府批復(遼政地[2024]364號)。
為推進趙平放鐵礦項目落地,時任黨組成員、副局長孫家祥多次召開專題會議,了解企業(yè)難點賭點,研究解決規(guī)劃問題,并要求營口市自然資源局老邊分局打好提前量,加快征地組卷報批進度。同時,多次到省自然資源廳進行專題匯報,并委派專人到自然資源部研究國土空間規(guī)劃調整備案,為項目落地打下了堅實基礎。
(三)保障重大項目用地需求,強化土地要素供給
1.營口150萬千瓦陸上風電項目用地報批工作
營口陸上風電項目共涉及6個子項目,5個已經省政府批準,批準用地總面積21.0455公頃。其中,農用地19.9875公頃(耕地5.9340公頃),未利用地1.0538公頃、建設用地0.0042公頃?,F階段,營口上電項目涉及的蓋州市、鲅魚圈區(qū)已完成征地前期工作,正在開展“模塊化”審核。
為推進陸上風電項目落地,時任黨組成員、副局長孫家祥多次召開征地協(xié)調會,調度相關縣(市)區(qū)積極加快項目用地報批進度。其中,對涉及風機點位壓覆勘查礦區(qū)問題,協(xié)調大石橋市政府、華能、省地礦集團、省自然資源廳等部門,積極研究解決方案,最終促使華能與地礦集團簽訂了《互不影響協(xié)議》。協(xié)調省自然資源廳為我市開通綠色通道,使得征地報卷能夠第一時間上會并取得了省政府批復。由于批復及時,我市違法用地比例降到了違法用地問責約談比例之下。
2. 仙人島疏港高速公路項目
仙人島疏港高速公路項目已經省政府《遼寧省人民政府關于營口仙人島疏港高速公路項目建設用地的批復》(遼政地[2023]393號)批準。目前,蓋州市正在依法履行供地程序。
根據市政府工作安排,我局為項目推進成員單位。為推進項目報批,時任黨組成員、副局長孫家祥多次調度,安排相關科室積極與省自然資源廳對接,研究項目用地報批問題。在項目推進會上,協(xié)調地方政府、仙人島管委會加快推進征地前期工作,指導相關縣(市)區(qū)局按照時間節(jié)點推進組卷報批工作,并爭取到了省自然資源廳的全力支持,為順利完成用地報批工作打下堅實基礎。
3.鲅魚圈港區(qū)疏港高速公路項目
市自然資源局統(tǒng)籌調度、科學安排,運用集中會審、并聯審批等方式,最大限度提高征地項目的審查效率。2024年2月27日,鲅魚圈港區(qū)疏港高速公路項目已經省政府(遼政地[2024]145號)批準。
根據市政府工作安排,我局為項目推進成員單位。為加快項目用地報批進度,經請示省自然資源廳同意,參照仙人島疏港高速用地報批模式開展工作,協(xié)調地方政府依法履行征地程序。因鲅魚圈區(qū)財力原因,征地報件費用無法落實,最終,經協(xié)調省交投后得以解決。在推動工作期間,時任黨組成員、副局長孫家祥多次召開業(yè)務工作會議,要求營口市自然資源局鲅魚圈分局加快組卷進度,市局相關科室全力配合,采用內網報批的模式提高審查效率,確保了項目工期。
三、積極推動要素市場化改革,切實保障項目落地實施
(一)深化土地管理制度改革,鼓勵優(yōu)化產業(yè)用地供應
積極推進落實《營口市工業(yè)項目“標準地”制度實施方案(試行)》,督促各縣(市)區(qū)、相關園區(qū)加快落實區(qū)域綜合評估、相關指標制定和“標準地”規(guī)劃選址工作。截至目前,營口自貿區(qū)已掛牌成交了1宗工業(yè)項目“標準地”。
黨組成員、副局長張偉同志重點從以下三個方面組織推進“標準地”出讓工作:一是赴相關縣(市)區(qū)進行現場督導,了解當地工作進展和存在的困難,督促各地按照省自然資源廳最新要求開展區(qū)域綜合評估,并協(xié)調相關部門制定各類規(guī)劃或經濟指標,為“標準地”出讓做好前期準備工作;二是多次與營口自貿區(qū)相關領導共同研究推進工業(yè)項目“標準地”出讓工作,對營口自貿區(qū)近期公告掛牌出讓的1宗工業(yè)項目“標準地”提出了指導意見;三是要求市土地儲備中心適度控制營口自貿區(qū)、營口沿海產業(yè)基地和遼河開發(fā)區(qū)三個試點園區(qū)非工業(yè)項目“標準地”出讓,先行落實工業(yè)項目“標準地”出讓工作任務。
(二)著力盤活利用城鎮(zhèn)存量用地、低效用地
營口全市2024年“五塊地”供而未用存量土地處置任務共計264公頃,并已分解下達至各縣(市)區(qū)、園區(qū),其中:蓋州市本級46公頃,北海開發(fā)區(qū)138.3公頃,仙人島開發(fā)區(qū)0.6公頃,大石橋市11.6公頃,鲅魚圈區(qū)22.6公頃,老邊區(qū)8.6公頃,自貿區(qū)19.7公頃,沿海產業(yè)基地16.2公頃,西市區(qū)0.4公頃。截至目前,任務已部署下達至各縣(市)區(qū)、園區(qū),并已完成處置211.44公頃。其中,蓋州市本級處置46.63公頃,大石橋市處置5.24公頃,鲅魚圈區(qū)處置17.38公頃,北海開發(fā)區(qū)處置138.32公頃,仙人島開發(fā)區(qū)處置3.87公頃。
黨組成員、副局長張偉同志重點從以下三個方面推進存量土地處置工作:一是督促各縣(市)區(qū)、相關園區(qū)建立存量土地工作臺帳,將年度任務落實到具體地塊,有針對性地制定處置措施,此后不定期召開調度工作會議,督促推進存量土地處置工作;二是要求各地將“五塊地”供而未用土地與消化處置“兩塊地”、“保交房”工作相結合,相互協(xié)調,共同推進;三是建立每月定期工作通報機制,對全市各縣(市)區(qū)、園區(qū)工作進展情況進行排名,對工作開展不力或進展緩慢的,約談當地自然資源部門相關領導,嚴格督促推進。
(三)推動建立全市建設用地使用權二級市場交易平臺
為積極推進建設用地使用權轉讓、出租、抵押二級市場線上交易服務平臺建設,我市制定印發(fā)了《營口市完善建設用地使用權轉讓、出租、抵押二級市場建設工作方案》,成立了市工作專班,組建了二級市場交易機構,組織開展了二級市場交易培訓。目前正在組織各縣(市)交易機構開設交易服務平臺銀行資金監(jiān)管賬戶。下一步,將依據省自然資源廳制定的規(guī)范性文件和前期土地二級市場線上交易服務平臺應用培訓內容,通過學習我省沈陽和撫順兩市土地二級市場交易試點經驗,厘清業(yè)務流程,研究制定我市土地二級市場交易規(guī)則或管理辦法,指導我市土地二級市場建設,推行土地二級市場線上交易服務。
黨組成員、副局長張偉同志重點從以下三個方面推動全市建設用地使用權二級市場交易平臺建設工作:一是推動建立土地二級市場交易平臺成立市土地二級市場工作專班,親自部署推動;二是督促市本級、蓋州市和大石橋市組建土地二級市場交易機構,確定工作人員,設置交易工作窗口,并開設交易服務平臺銀行資金監(jiān)管賬戶;三是組織市、縣兩級自然資源、稅務及中國銀行派駐機構開展土地二級市場線上交易服務平臺應用培訓,邀請省自然資源廳技術組對我市土地二級市場線上交易平臺各個功能模塊、業(yè)務辦理流程和買賣雙方操作環(huán)節(jié)逐一進行詳細講解演示,為市、縣配發(fā)了節(jié)點域名及賬號,研究推進平臺系統(tǒng)市級節(jié)點與不動產登記、稅務、金融等服務系統(tǒng)銜接事宜,形成了對接技術方案,推動了平臺系統(tǒng)應用。
四、大力促進縣(市)區(qū)發(fā)展,改善拓寬縣域經濟發(fā)展空間
截至目前,營口全市供應土地547宗,總面積304.53公頃,總成交價款4.5307億元。其中:出讓土地478宗,面積114.27公頃,總成交價款4.5307億元;劃撥土地69宗,面積190.26公頃。按照土地用途劃分:商服用地5宗,面積0.95公頃,價款906.83萬元;住宅用地6宗,面積6.62公頃,價款12986.93萬元;工礦倉儲用地23宗,面積86.25公頃,價款24417.07萬元;其他用地513宗,面積210.71公頃,價款6995.89萬元。
黨組成員、副局長張偉同志重點從以下三個方面加強土地供應管理,促進縣域經濟發(fā)展:一是組織各縣(市)區(qū)、園區(qū)科學制定年度國有建設用地供應計劃,年度供地重點向民生項目用地、城市基礎設施項目用地、國家或省重點項目用地傾斜,全力保障各類項目用地需求;二是嚴把項目用地供應“關口”,嚴格審查,對達到“凈地”條件的項目用地方可履行供地程序,提供土地使用權;三是認真組織轄區(qū)自然資源部門加強對供后土地監(jiān)管,要求各地嚴格按照土地出讓合同的約定對供后土地實施開發(fā)建設,提高土地使用效率。
五、認真履行碳中和碳達峰職責,優(yōu)化完善生態(tài)系統(tǒng)碳匯能力
市自然資源局派出專班下沉一線,督導各相關縣(市)區(qū)自然資源部門加快項目實施進程,確保如期開工建設。全力推進營口市2024年度歷史遺留廢棄礦山治理恢復項目實施。1月,根據《營口市廢棄礦山復綠新突破三年行動計劃》時序安排,并結合2023年廢棄礦山完成情況,組織編制了《營口市2024年廢棄礦山復綠工作實施方案》及臺賬。2024年,我市計劃完成廢棄礦山復綠治理任務面積14783畝。4月18日,市自然資源局開展“廢棄礦山復綠”義務植樹主題黨日活動,共栽植油松、云杉300余株,助力完成廢棄礦山復綠治理任務。截至目前,全市已完成廢棄礦山治理面積12166.41畝,完成年度任務比例為82.3%;完成復綠面積2110畝,完成年度任務比例達128.5%;完成植樹38.91萬株,完成年度任務比例達180%。復綠面積和植樹株數兩項年度任務指標均已提前超額完成。
在推動工作期間,局黨組成員、副局長張偉組織召開全市廢棄礦山復綠工作督導協(xié)調會議2次,安排部署各縣(市)區(qū)年度廢棄礦山復綠治理任務,督導調度項目推進工作,并多次到大石橋市、蓋州市廢棄礦山恢復治理項目施工現場,協(xié)調解決項目中遇到的難點問題。同時,以領導小組辦公室的名義及時向市政府匯報了全市廢棄礦山復綠工作進展情況。
六、全面貫徹污染防治理念,努力做好營口市海洋生態(tài)保護修復項目(2024)實施工作
該項目是2024年中央財政支持遼寧省實施的唯一一個海洋生態(tài)保護修復項目,2024年計劃完成投資1.88億元。根據市政府常務會議議定有關事項的要求,市自然資源局積極推動了項目實施工作。截至10月9日,已完成了前期技術服務類12個標段招投標工作,完成了《遼寧省營口市海洋生態(tài)保護修復工程項目可行性研究報告》和《遼寧省營口市海洋生態(tài)保護修復工程項目實施方案》的編制工作;已撥付使用中央資金160萬元,并向市財政局申請撥付中央資金1024.40萬元。10月9日,根據機構改革職能劃轉的相關規(guī)定,經市政府研究決定,將遼寧省營口市海洋生態(tài)保護修復工程項目工作一應事務移交給新組建的市海洋與漁業(yè)局。
在推動工作期間,局黨組成員、副局長張偉定期督促,與作業(yè)方保持常態(tài)化溝通,及時掌握了解現場工作進度,主動協(xié)調相關部門為項目施工辦理各項相關手續(xù),配合解決項目開展中遇到的實際難題。嚴格把關項目建設全過程,加強對項目建設質量、進度的跟蹤監(jiān)督,明確項目建設要求及目標,嚴格把控項目關鍵節(jié)點,確保項目建設科學合理,在保障工程質量的情況下抓好工作進度。
七、持續(xù)加強生態(tài)保護和修復,鞏固深化綠色礦山建設和歷史遺留廢棄礦山治理恢復項目成果
(一)廢棄礦山復綠新突破三年行動順利開展
市自然資源局派出專班下沉一線,督導各相關縣(市)區(qū)自然資源部門加快項目實施進程,確保如期開工建設。全力推進營口市2024年度歷史遺留廢棄礦山治理恢復項目實施。1月,根據《營口市廢棄礦山復綠新突破三年行動計劃》時序安排,并結合2023年廢棄礦山完成情況,組織編制了《營口市2024年廢棄礦山復綠工作實施方案》及臺賬。2024年,我市計劃完成廢棄礦山復綠治理任務面積14783畝。4月18日,市自然資源局開展“廢棄礦山復綠”義務植樹主題黨日活動,共栽植油松、云杉300余株,助力完成廢棄礦山復綠治理任務。截至目前,全市已完成廢棄礦山治理面積12166.41畝,完成年度任務比例為82.3%;完成復綠面積2110畝,完成年度任務比例達128.5%;完成植樹38.91萬株,完成年度任務比例達180%。復綠面積和植樹株數兩項年度任務指標均已提前超額完成。
在推動工作期間,局黨組成員、副局長張偉組織召開全市廢棄礦山復綠工作督導協(xié)調會議2次,安排部署各縣(市)區(qū)年度廢棄礦山復綠治理任務,督導調度項目推進工作,并多次到大石橋市、蓋州市廢棄礦山恢復治理項目施工現場,協(xié)調解決項目中遇到的難點問題。同時,以領導小組辦公室的名義及時向市政府匯報了全市廢棄礦山復綠工作進展情況。
(二)綠色礦山建設扎實推進
為順利完成我市2024年度建成1家省級綠色礦山的建設任務,提高綠色礦山建設的精準性,我局協(xié)同各縣(區(qū))局及省級指導組共同對礦山企業(yè)開展了指導檢查,同時根據省級指導組的指導意見,對礦山企業(yè)進行了宣傳引導,提高了礦山企業(yè)對建設綠色礦山的積極性,營造了良好的輿論氛圍。截至目前,我市已完成了1家省級綠色礦山建設工作,并已納入省級綠色礦山項目庫,提前完成了年度考核任務。
在推動工作期間,時任黨組成員、副局長孫家祥多次主持召開專項會議,聽取工作匯報,督促相關科室、各縣(市)區(qū)自然資源部門要高度重視,做到“早謀劃、早部署”,持續(xù)深入推動營口綠色礦山建設。從3月份開始,逐一走訪創(chuàng)建綠色礦山的企業(yè),鎖定問題實施精準督導,要求礦山企業(yè)“緊盯目標、抓緊落實、務求實效”,同時安排各縣(市)區(qū)自然資源部門做好工作保障。
八、做優(yōu)做強現代化建筑業(yè),穩(wěn)步提升城市功能品質
依據建設單位申請,市自然資源局通過工程建設項目業(yè)務協(xié)同平臺,在項目策劃生成階段就供地規(guī)劃條件初稿征求住建部門意見,根據反饋意見確定新建民用建筑的綠色建筑星級,并修正規(guī)劃條件,確保新建民用建筑按綠色建筑標準執(zhí)行,同時貫通項目前期策劃、工程審批、建設施工等環(huán)節(jié)。截至目前,共出具供地規(guī)劃條件6宗,分別為金牛山大街北、學府路東地塊,金牛山大街南、盼盼路東地塊,東環(huán)路西、渤海大街南地塊,振興路東側、興發(fā)街北側(精神病院東)地塊和青花大街北、新華路西地塊,騰飛路西、緯一街北地塊。同時,將綠色建筑要求納入地塊規(guī)劃條件,新建政府投資公益性建筑和大型公共建筑要全部達到一星級以上綠色建筑標準。
在推動工作期間,副局長耿文凱帶領科室相關人員赴上述6宗地塊所在地進行了現場踏勘,主要查看地塊的位置、現狀以及與周邊地塊的關系等,并進行空間協(xié)調。同時,帶領相關科室和規(guī)劃編研中心人員,依據控制性詳細規(guī)劃中的圖則,按照各部門的反饋意見,共同研究制定了供地規(guī)劃條件,并確保了將市住建部門反饋確定的新建民用建筑的綠色建筑星級,納入供地規(guī)劃條件。
特此報告。
評論區(qū)